关闭广告

揭秘大众50亿入股小鹏细节

华尔街见闻官方9983人阅读


作者 | 周智宇 柴旭晨

编辑 | 张晓玲

7月26日晚间,何小鹏在社交媒体上少见地发了一张合照。不是和李斌、李想,而是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

两个人都笑得很开心。就在当晚,大众集团和小鹏汽车先后公告,大众将以7亿美元的代价向小鹏汽车增资,获取小鹏汽车约4.99%的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同时,大众还宣布,奥迪已与上汽集团达成合作。

资本市场反应热烈,7月26日,小鹏汽车美股开盘持续拉升,一度涨超40%。港股也在7月27日全天上涨,至收盘涨33.88%。

对于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工业史来说,这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幕。这是首次有全球汽车巨头,认可了中国新势力的技术,并进行股权合作;也是首次有百年跨国车企,在中国“反向合资”。双方各取所需,在全球汽车市场巨变之时,展开了一次跨时代的合作。

这也是全球汽车市场大整合的序幕。一个新的时代,已然降临。

意料之外

大众与小鹏合作的消息,震惊市场。不亚于38年前,第一辆桑塔纳在上海大众安亭一厂下线。

以7亿美元(约合5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大众入股了小鹏,并且双方签署了长期合作技术框架协议。

双方初步合作的核心,是大众要基于小鹏G9的车型平台、智能座舱和智驾软件等技术方面优势,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的B级纯电车型,计划在 2026 年启动生产。

对于大众来说,它获得了小鹏的技术,能针对中国市场提供比现有产品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小鹏则得到了大众的背书,借此在供应商乃至海外市场提升影响力。

这对去年G9上市遭遇滑铁卢、至今未能缓过来的小鹏来说,是比获得资金更有价值的事情。

谁也没想到,大众在中国寻觅良久,最后合作的会是小鹏。在此之前,小鹏是一家深陷困境的车企,今年销量持续下滑,新推出的G6虽然口碑不错,但尚未被市场证明。

接近何小鹏的人士透露,去年底大众主动向小鹏汽车抛来橄榄枝,寻求合作;今年初,小鹏汽车内部也有引入战投的说法,只是没想到老板们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最后引入的是大众。

大众看中小鹏的核心,是小鹏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华尔街见闻从接近交易人士处了解到,小鹏此次与大众合作的核心,是小鹏技术变现。

根据协议,小鹏汽车未来两年会从大众汽车获得技术服务费收入,到2026年正式车型量产后,则会根据车型销量获得相应收入。具体收益会根据小鹏在车型平台、智能网联、智驾软件等方面贡献的价值量计算。

小鹏汽车在合作中扮演的是一个技术平台公司的角色,贡献智能平台和软件,自动驾驶底层技术在小鹏,软件以OTA方式交付。大众则负责上车体和车型设计、内外饰部分。换而言之,双方合作的车型,“灵魂”来自小鹏,大众在软件上烧了数百亿无果后,直接选择牵手中国新势力负责新车型智能化部分。

花旗银行认为,未来预计小鹏G9的软件和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能会开放给大众,这可能会为小鹏带来相对较高的毛利率。

接近大众集团的人士则在与华尔街见闻交流时表示,目前合作就是针对中国市场,合作也非常初期。现在要谈进一步的合作,甚至把在中国研发的车型、技术应用到海外,都有些太早了。

这让大众在大胆变革,牵手小鹏的同时,又多了份谨慎。从其入股比例也可以看到,有香港投行人士表示,4.99%的持股比,让大众对小鹏的持股卡在了5%的公告线上,让其未来对股份处置更加灵活。

对于小鹏而言,这也是较好的安排,可以更大程度上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前述人士认为,大众虽然通过此次入股进入小鹏董事会,但获得的是没有投票权的“观察员”席位,这意味着未来小鹏的发展不会受到大众的影响。双方会在技术合作的同时,保持相对独立性。

至于大众和小鹏合作的前景,坊间也有很多疑虑。此前,奔驰和比亚迪、吉利都曾有过“强强合作”的联手,但是从最后的结果看,如果合作双方未能开诚布公,打着各自的算盘,最终并非是“1+1>2”。

能否合作双赢,还待双方继续推进合作,在2026年推动新车型上市,并得到市场认可。这会是个漫长的过程。

全球变局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大众与小鹏的合作的意义在于,在以欧美日车企为绝对主导的燃油时代,中国只能以合资方式发展汽车工业,自主品牌长期处于弱势;如今,大众这样的全球巨头,也躬身向中国的新势力学习、合作了。

过去几年,传统车企还想着可以利用自己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体系能力优势,在平衡产业链、供应链以及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资源占比的同时,逐渐摸索出在中国汽车市场里的生存之法。

残酷的现实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里,传统汽车巨头沦为了“杂牌电动车”。与新势力相比,BBA和大众等纯电车型的销量尚不能打,更别提与比亚迪、特斯拉竞争了。

大众可能会在今年失去“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商”的宝座。上半年,“南北大众”的汽车销量与比亚迪之间仅有20余万辆的差距,对于下半年市场,传统车企的态度也相对保守,在销量预期上并不乐观。

智能化是传统汽车巨头与中国新势力之间最大的差距,也会是接下来彻底分化车企格局的关键。

在这场行业变局的上半场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观念发生变化,也用脚投票,选择了他们心中在电动化层面领先的产品。

有汽车行业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像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EEA)相对领先传统车企五年,迭代速度也很快;特斯拉、小鹏、华为问界等车企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商用上,也都快于传统车企。

尤其是在软件的开发上,车企只能根据自家需求,正向迭代开发,没法像在硬件上一样逆向研发。而这也一直是大众等传统车企的弱项,一直在追赶,却又无法给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无论是近期工信部表态,支持L3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或是相关部委发文,要在2025年前,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都表明自动驾驶在中国来到了一个奇点。

在电动化引领世界汽车工业风潮后,中国在智能化方面也会继续引领全球浪潮。未来的新世界,仍然会有巨头出现,但不见得是大众、BBA。

传统车企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时代的机遇。宝马不断加码中国,在中国拥有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和创新网络;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态,要从2025年起把中国作为下一代电动汽车计划的中心。

此次大众牵手小鹏,奥迪深化与上汽集团合作,则把车企巨头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曾经,中国车企靠合资奠定现代汽车工业的基础;如今,大众要靠与小鹏合作,利用中国汽车新势力的技术,来抢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变局之下,市场不再论资排辈。这也是中国车企换道超车,竞逐未来全球巨头、改写百年汽车工业史的机遇所在。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闻珏晞:金价上下反跳!今日关注美经济数据,看多黄金是趋势!

趣看热点 浏览 26741

《不完美受害人》穿搭倒是挺完美的

《买手客buyerkey》 浏览 10024

理想汽车Q2财报公布 收入总额50.4亿元

网易汽车 浏览 9998

上海一地标消失:烟囱上"温度计"拆了 居民曾靠它穿衣

上观新闻 浏览 38409

四十岁女性发型不能随便选 选对了才时尚

成铭聊发型 浏览 10327

有人研究了中国60城 谁最适合“打工人”扎根?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17628

李湘晒女儿近照 王诗龄穿定制款公主裙

娱絮 浏览 10234

学而思网校推出基于自研大语言模型的AIGC课程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10623

新秀墙?林葳近四战投篮命中率为32% 三分仅为22中4

直播吧 浏览 10853

表演艺术家赵有亮去世 曾演《孽债》《夺子战争》

澎湃新闻 浏览 11175

荷兰弟赞达亚恋情曝光,两人曾在蜘蛛侠中有过密切合作

趣看热点 浏览 20148

吴奇隆牵刘诗诗街头甜蜜约会 霸气护妻超Man

网易娱乐 浏览 17461

有一种美,叫“邱淑贞”

形象设计师飞飞 浏览 12700

阿斯顿·马丁DB11 V8限量版车型官图 限量300台

趣看热点 浏览 21063

江宏杰姐姐首发声回应争议:去年对我来说很长

网易娱乐 浏览 15078

俄乌冲突关键时刻拜登将赴欧洲 还将会见查尔斯三世

上观新闻 浏览 54915

爆火情侣竟不是真人!新版Midjourney效果炸裂,网友:太可怕了

量子位 浏览 11259

南海用武太敏感,台"海委会"自删"火箭弹开炮条款"

海峡导报社 浏览 18520

欧洲杯1/4决赛首战,西班牙以4-2战胜瑞士晋级欧洲杯四强

趣看热点 浏览 17499

马克龙称瓦格纳事件反映俄军队脆弱 遭俄方回怼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1876

Twitter暂停了70个亲布隆伯格的“平台操纵”帐户

趣看热点 浏览 20286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2,版权所有 qukanredian.com
沪ICP备200025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