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躺赚”的企查查,是个苦生意?

定焦One257人阅读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商业查询领域的第二大玩家企查查,正式冲击A股上市。

10月10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企查查主板IPO获得受理,公司拟募资15亿元。

从账面上看,这门生意相当赚钱。2024年,企查查营收7.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亿元,净利率达45%。更厉害的是,它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达到了90%以上——也就是说,每收100块钱,刨掉最直接的成本,还能剩90多块。再加上C端用户先付钱的预付费模式,公司账上现金流相当充沛。



但如果把视角拉远,把它放到“三查一保”(天眼查、企查查、爱企查、启信宝)的行业格局中看,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

论知名度,它比不过还未上市的老大天眼查。和赛道里唯一的上市公司——启信宝的母公司合合信息相比,它的营收规模不到对方一半,增速还在放缓。更关键的是,它赖以为生的C端商业查询市场,天花板已逐渐显现。

随着AI时代的到来,行业内的路线也开始分化。合合信息选择持续加码研发,将超过四分之一的营收投入技术创新;企查查则相对保守,更注重控制成本、保持利润。

站在IPO大门前,企查查面临一场灵魂拷问:是继续守着“小而美”的现金牛生意,还是敢于牺牲短期利润,加大投入,在AI时代搏一个更大的未来?

90%毛利:一门“躺赢”生意?

你平时用企查查或天眼查查询商业信息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看似免费的工具背后,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答案是:一门毛利率高达90%的生意。企查查的招股书显示,其毛利率在2022年-2024年稳定在87%-89%之间,2025年上半年更是达到91%。

它的对手,启信宝的母公司合合信息也不差,毛利率自2020年以来始终维持在84%左右。

这样的毛利率水平高于很多卖实体商品的行业,如快消品行业(毛利率30%-50%),甚至超过了多数人熟悉的互联网巨头们(毛利率50%-70%),即便是放到软件行业(毛利率60%-80%)也是偏高的。

你可能会好奇,企查查们凭什么这么赚钱?

因为它们卖的是“信息”。这门生意的本质,是从各类公开渠道(包括工商、司法、知识产权等官方渠道,企业官网、企业公告以及第三方数据)获取资料,再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清洗、整合、分析,最终以用户友好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企查查的核心成本(营业成本)主要是技术服务费、带宽费、服务器托管费和少量的数据采购费。

这也解释了它惊人的毛利率:每收入100元,刨除最直接的成本后,毛利润有90多元。

因为它一旦把技术平台搭建起来,后面的边际成本很低,服务100万用户和服务1000万用户,成本差距并不大。用户越多越赚钱,这就是典型的规模效应。

更绝的是,企查查还将这种“轻”模式和“预付费”模式(用户先付款、后服务)结合起来,让大量现金提前流入。

企查查的招股书里有一项叫“合同负债”,指的是用户预付但还没消费的会员费,这些钱随着服务的提供,会逐步确认为收入。

截至2024年底,企查查账上的预收款(合同负债及一年内到期部分)达到7.15亿元。

预收款越多,合同负债余额越高,同时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越大。企查查2024年这一项高达8.58亿元,相当于净利润(3.2亿元)的2.7倍。

轻资产、规模效应、预付费、现金流充沛——这是企查查高毛利背后的商业逻辑。

既然盈利能力这么强,企查查是选择加大投入追求更大的市场,还是守住利润享受“躺赚”?

答案是后者。

2022年-2024年,企查查的费用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从52.3%下降到41.1%,下降了11个百分点以上。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近10个百分点至15.9%;研发费用率降到16.6%。

这说明,企查查不仅在营销上踩了刹车,在研发上也相对保守。它选择的,是一条“控费保利润”的路。

反观合合信息,则在“求增长”:2024年,销售费用率是29.8%,研发费用率是27.2%,费用率合计高达62.8%。

也就是说,合合信息每赚100元,要拿出63元去投入销售和研发。而企查查只拿出41元。



少花钱的策略,让企查查2024年的净利润是3.2亿元,净利率高达45%。这意味着每100元收入中,近45元能转化为净利润。

作为对比,合合信息2024年的净利润是4亿元,虽然绝对值更高,但净利率是27.9%。这么来看,企查查的盈利能力更强。

企查查的选择很好理解:上市前,把利润和现金流做漂亮,还能给投资人一个“稳健经营”的形象。可资本市场要的不只是“稳”,还要看增长空间。

C端见顶,B端缓慢

那企查查的增长情况到底如何?

先看一组对比数据:2024年,企查查的营收是7.1亿元,合合信息(14.4亿元)相当于它的两倍;

更关键的是营收增速:企查查在放缓,从2023年的19%降到2024年的15%;合合信息则稳定在21%以上。

一个在减速,一个在保持,双方收入规模差距越拉越大。2025年上半年,合合信息的营收(8.4亿元)是企查查(3.8亿元)的2.25倍。

为什么企查查的增长相对较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这两家公司的收入结构,表面上看,双方都高度依赖C端用户,企查查的C端收入占比77%,合合信息更是高达84%。

然而,两家的产品线差异很大。

企查查的C端收入来源单一,几乎全部来自商业查询会员(VIP、SVIP、标找找等)。

合合信息的C端收入构成要丰富得多。以2024年为例,扫描全能王(一个文档扫描工具)贡献了超过八成的收入(9.8亿元);企查查的竞品——商业查询(启信宝)年营收仅0.6亿元,占比不足5%;剩下的名片全能王(名片管理,年营收0.3亿元)只占2%。

问题就出在这里:C端商业查询是一个典型的低频、刚需市场,大多数人只在特定时候才会用——如找工作要查公司背景、做生意要查合作方资质。在这个垂直领域,企查查虽然比合合信息吃下了更大的蛋糕,但继续增长的空间有限。

企查查的用户数据走势,证实了这一点。



2024年,它的注册用户数增长至1.392亿,同比增长了20.5%,但付费用户数仅增长2.6%,达到104.8万人。

虽然注册用户还在增长,但愿意付费的用户增长很慢,这导致付费转化率大幅下滑。企查查这个关键指标从2022年的1.03%降到了2024年的0.75%。这意味着,每100个注册用户中,愿意掏钱买单的不到1个人。

那企查查能不能通过涨价来提升收入?恐怕很难。

2022年9月,企查查把1年VIP从360元提到了388元,涨幅不到8%。但提价后的2023年,ARPPU(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只增长了3.4%;到了2024年,ARPPU增幅更是只有0.3%。

既然C端这边遇到了瓶颈,B端业务能不能救场?

理论上,B端市场的想象空间要大得多。企业客户的客单价更高,而且一旦形成合作关系,客户粘性会很强。

但现实是,企查查的B端业务拓展相对缓慢。

尽管其B端业务增速尚可——2024年增长了25.7%,但绝对规模太小。1.64亿元的B端收入,只占总营收的23%。而且这个占比提升较慢,从2022年到2024年,两年只提升了2.6个百分点。换言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查查的增长,都要靠C端业务。

因此,企查查的增长困境很明显:C端市场已经见顶,B端拓展又缓慢。而“保利润”的策略可能会让它短时间很难改变这个现状。因为无论是在C端开发更多产品,还是在B端市场取得突破,都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能力、建设服务团队。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

除了卖信息,还能拼什么?

当C端的故事摸到天花板,B端又没能快速起量,摆在企查查面前的问题是:还能拼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得先搞清楚它在赛道上的位置。

商业查询这个市场,主要玩家是四家:天眼查、企查查、爱企查、启信宝。

从市场格局看,天眼查是行业老大,企查查排名第二。根据企查查招股书,2023年在我国企业信息类的通用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中,企查查的市场份额、移动端活跃用户数均排名第二,移动端应用商店下载量排名第一。

虽然市场份额和活跃用户数比不过天眼查,但企查查有自己的优势——数据更新速度快,尤其是股权信息的更新,比对手更快。这也是它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第二的关键。

爱企查是个特殊的存在。它背靠百度,靠免费查询吸引了不少用户,但代价就是商业化能力较弱。

启信宝在C端市场份额不高,但合合信息还有扫描全能王撑腰。

而企查查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商业查询,没有其他产品线可以依靠。这在行业平稳增长的时候,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企查查专注做好商业查询,用户基数大,现金流稳定,日子过得也不错。

但最近两年,这个市场的竞争规则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大家查企业信息,需要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之间切换,看诉讼、查案件,看股权穿透,然后自己去分析判断。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直接知道答案:这家公司有什么风险?适不适合合作?让AI帮忙分析,而不再是自己翻数据。

2023年7月,天眼查和华为云合作推出了“天眼妹”AI大模型,企查查几乎同时发布了“知彼阿尔法”大模型。到了2025年7月,合合信息的启信慧眼发布AI大模型应用。

但企查查在AI技术上的投入力度,明显不如对手。2025年上半年,它的研发费用率降到16%,合合信息则达到26%。

10个百分点的差距,意味着企查查在技术投入和产品迭代上显得保守,产品体验可能因此拉开差距。

而且,当对手都用上了AI,企查查过去引以为傲的数据更新速度优势,可能很快就不再是决定性的竞争力了。

接下来,企查查有什么选择?

第一是加大投入,牺牲短期利润,换取技术上的长期竞争力。

第二是开拓B端市场。这得投入大量资源去打造专业的销售团队,去理解不同行业的复杂场景,去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而且,B端的突破,依然绕不开AI技术能力的构建。这些同样需要钱,需要时间。

所以,无论走哪条路,企查查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加大技术投入。

这对它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过去“保利润”的策略让它的净利率超过40%。但另一方面,对手持续砸研发,它的优势可能会被逐渐蚕食。


企查查募集资金用途 图源 / 招股书


从招股书披露的募集资金用途看,15亿元中有约10亿元(66.5%)将投入产品升级——包括C端4.58亿元、B端1.71亿元、多维大数据库3.68亿元,还有5亿用于AI研发。可见企查查确实意识到了技术投入的重要性。

但这笔钱能不能真正解决前面提到的那些问题——C端市场天花板、B端拓展缓慢、技术投入力度不够?能不能让企查查找到新的增长空间?答案可能要等上市后才能揭晓。

*题图来源于pexels。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媒体:北约峰会前土高调撕毁与俄协议 俄不敢翻脸

财联社 浏览 15529

厦门银行拟发行50亿元可转债:资本充足率下降明显 近两年持续补充资本金

面包财经 浏览 14535

张咪女儿和丈夫离婚,男方自述根本原因是钱

盖饭娱乐官方号 浏览 12710

170亿债券一夜清零,这个2750亿美元规模的市场吓坏了

华尔街见闻 浏览 12377

刘强东“最值钱”的金融牌照,迎来75后掌舵人

经理人杂志 浏览 319

官方:曼联和20岁小将马特奥-梅希亚完成续约

直播吧 浏览 13272

不能随意捕杀 四川百年梨乡果园因鸟啄梨损失超50万

红星新闻 浏览 95005

韩国影帝刘亚仁塌房 因涉毒被限制出境

扒虾侃娱 浏览 15222

上任仅半个月 金三江财务负责人何卫协助调查

北京商报 浏览 13889

降维打击!韩旭13中10砍全场最高24分外加5板2帽&两分球9中9

直播吧 浏览 14364

高市一度被贴上"安倍女孩"的标签 潜在内阁成员被披露

政知新媒体 浏览 371

荣梓衫工作室回应偏轨事件,暴力行径揭露阴暗面

二凯训猛犬 浏览 152

豪森智能联手中科院沈自所,深化AI+制造业创新合作

财闻 浏览 34

《拯救大兵瑞恩》主演去世,享年61岁

极目新闻 浏览 14684

宫崎骏《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拿下奥斯卡奖

网易娱乐 浏览 10438

新款小鹏G9申报图曝光 自研图灵芯片上车

网易汽车 浏览 280

看来看去还是这些穿搭舒适!深浅互补、多穿阔腿裤,简约自然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270

美军新锐舰队为应对中国大举集结 集结地却远在夏威夷

枢密院十号 浏览 946

仅播2集就口碑大爆,收视率破1.2,这才是国产都市剧该有的样子!

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180

以部长:已接回人质 必须重启战争打开加沙"地狱之门"

看看新闻Knews 浏览 115

比亚迪首次进入日本九州!社长:得让日本人来店看看

手机中国 浏览 12920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2,版权所有 qukanredian.com
沪ICP备200025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