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人气爆棚!这些城市,满血复活……

博闻财经12268人阅读

原创 刘晓博

疫情之后,中国(内地)的大城市正在满血复活。

人气上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客运量,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在上海和北京,工作日的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突破了1100万人次,正向1200万人次迈进;广州突破了1000万人次,深圳正在逼近900万人次。

把今年1到2月的日均轨道交通客运量,跟去年全年日均客运量做对比,就可以看出哪些城市的人气恢复最为强劲。

我们根据交通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数据,统计了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最多的30个城市,得出了如下的增长率排行榜。



上述“轨道交通指数”显示:郑州是2023年人气恢复最强劲的城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比去年上升了39.5%!

最近两年,郑州有点“走背字”。楼市大跌、暴雨肆虐、疫情冲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郑州轨道交通2022年基数较低,所以今年1到2月反弹显著。

这说明疫情结束后,大量劳务工、大学生重返郑州,带旺了这座城市。

西安去年也受到疫情的反复冲击,影响了城市整体的人气。今年1到2月,西安人气恢复非常强劲,仅次于郑州位居第二,轨交指数反弹了38.2%。

西安和郑州互为竞争对手,但西安轨道交通建设走在了前面,今年1到2月日均客运量291万人次,郑州只有112万人次。郑州需要努力了!

福州、石家庄、哈尔滨、天津的“轨道交通人气指数”反弹也超过了30%。其中石家庄、天津去年受疫情冲击比较显著。

在“人气恢复”前十名城市里,北方城市占了6个,并垄断了前两名。其中东北城市占了2个。

为什么北方人气恢复更好一些?主要原因是,2022年疫情管控中北方力度更大,这造成了2022年基数较低。

四大一线城市里,上海人气恢复最强劲,达到了24.9%;其次是深圳,达到了19.3%(这里面有新增线路多的因素);第三是北京,达到了18.0%;第四是广州,达到了4.9%。

这4个城市在2022年的疫情中都不容易,其中上海封城时间最长,所以反弹力度最大。广州疫情防控相对宽松,政策转折又从广州开始,所以广州去年基数高、今年反弹力度弱一些。

“轨道交通人气指数”显示,佛山、厦门、贵阳的人气跟2022年全年相比,反而略有下降;南京增长也比较有限。

今年1到2月的日均客运量,30个城市是如何排序的?哪些城市整体人气最旺?可以看下面这张表: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的客运量,明显领先其他城市,形成了第一阵营。

在第一阵营里,上海、北京处于第一层次,均超过了730万人次。这个数据是平均数,在工作日、特殊假日,上海、北京均在1200万人次上下。

这说明上海、北京实际人口比较多,还说明这两座城市的外来商务、旅游人口比较多。

广州日均客运量比深圳多了将近100万人次,除了说明广州常住人口多于深圳之外,还跟深圳一个重要的特点有关:

深圳是从“超级工业区”演变为一线城市的,至今有很多超级工厂分布在“原关外”。这些工厂动辄数万、十多万人,工人住在工厂自带的宿舍里,或者旁边城中村里,通勤距离不超过1公里,所以基本上不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比如比亚迪在坪山的总部规模巨大,内部有自己的云轨系统,但这个交通运输量是不计入深圳轨道交通运输量的。

成都2023年1到2月日均轨道交通运输量达到了477.5万人次,远超人口第一城重庆。成都无论是轨交运输强度,还是通车里程,都显著超过重庆。

日均客运量在180万到300万人次之间的城市,有重庆、西安、武汉、杭州、南京、长沙,这些城市构成了第二阵营。

四大直辖市之一、北方第二城——天津,日均轨道交通客运量只处于第三阵营,内地城市第11位。轨道交通的北方第二城,被西安抢去了,而且优势非常明显。

未来几年,天津将和郑州争夺北方轨道交通第三城的座次,郑州已经逼近天津。

苏州名列第14位。作为一个地级市,苏州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和客运量,都即将“追尾”直辖市天津。

大连历史上曾为直辖市,后来是计划单列市,1949年GDP位居全国前四名。如今,轨交日均客运量竟然被佛山、无锡这些地级市超过了,也令人唏嘘。



上图是截至2023年末,内地主要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位居前四,京沪的通车里程正在向1000公里迈进。这四个城市,以及西安、成都、长沙是当前轨交利用率最高、强度最大的7个城市。

但需要说明的是,内地城市的轨道交通强度,还是完全无法跟香港、台北相比的,这两个城市的轨交强度大概是内地第一名的3倍和2倍。香港、台北轨交建设比较慢,里程不多,但使用率非常高。

从经济、社会效应来考虑,未来内地城市还可以继续“轨道交通大跃进”的城市,恐怕只有10个左右了。其他大部分城市,最多再快速发展5年。如果强行修建没有足够人流的线路,将加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下图是过去1年(2022年2月末到2023年2月末)城市新增轨道交通里程排行榜。(通车里程未进入TOP30的城市未纳入榜单)



过去1年,深圳新增了127.6公里的通车里程,名列第一。这个增量,接近于台北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54公里),或者香港总里程(225公里)的一半。

如果按照城市统计,而不按照都市圈统计,目前全球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前十名城市中,只有第十名不是中国城市(莫斯科),纽约已经被挤到了第11名。

这跟两大原因有关:

第一,中国轨道交通(地铁)建设的确一日千里,中国城市形态、居民居住形态特别适合发展轨道交通;

第二,中国内地的城市面积都比较大,除深圳、厦门、东莞、珠海、中山等少数城市外,大部分是广域市;而欧美多是“狭域市”、“适域市”。

当我们说东京轨道交通超过1000公里、甚至2000公里的时候,往往是指东京都市圈,而不是东京市。严格意义上的东京市,只有2155平方公里,跟深圳差不多,相当于北京的8分之一。纽约市的陆地面积只有790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的八分之一,北京的20分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这些地方已实现

央视财经 浏览 141

有职工称医保改革后"个人账户划入少了" 武汉官方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50598

伊姐十一热推:电影《江南:在爱开始的地方等你》;电视剧《围猎》......

伊周潮流 浏览 272

贵州2岁女童家门口失踪 父亲已去世母亲独自在外打工

红星新闻 浏览 524

阿莫林:利马已经接近参加合练;踢三中卫对马奎尔有好处

懂球帝 浏览 23

这一天,35岁李沁秒了28岁陈哲远,才知李少红当年的眼光有多绝

温柔娱公子 浏览 293

vivo TWS 5:一场耳机里的「音乐革命」

36氪 浏览 13

上海一地标消失:烟囱上"温度计"拆了 居民曾靠它穿衣

上观新闻 浏览 55505

俄媒:苏罗维金已被捕 在叛乱期间站普里戈任一边

财联社 浏览 13207

宗馥莉辞职内幕曝光,大女主的复仇之路,如何伤了娃哈哈?

北向财经 浏览 299

还是这些穿搭适合秋天!衣服多穿一下“基础款”,百搭又舒适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283

多国欢迎加沙停火协议生效 呼吁尽快结束人道主义危机

上观新闻 浏览 291

西媒:巴萨2019年违规接触格子,可能构成管理不善和账目造假罪

懂球帝 浏览 201

冲绳知事7月将第三次访华:冲绳绝不能再次沦为战场

环球网资讯 浏览 62671

三年打入越南Top 5,这家纸巾厂的出海秘诀是什么?

虎嗅APP 浏览 160

支付宝到账1.7亿!你抢到Yeezy了吗??

Supreme情报网 浏览 13294

吴子嘉问"上任后如何收拾民进党" 郑丽文回应

海峡导报社 浏览 59

华为相关人士:“进军ERP市场”系误读,仅供内部使用

上海证券报 浏览 13221

韩媒曝李俊昊林允儿恋爱,合作新剧前就已交往

网易娱乐 浏览 15242

又有国资出手!要救这家ST

中国基金报 浏览 11802

多家银行关停旗下App,银行App关闭潮意味着什么?

江瀚视野 浏览 188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2,版权所有 qukanredian.com
沪ICP备200025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