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

央视新闻客户端749人阅读

(原标题: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

特朗普发言

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自11月1日起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及零部件征收25%的新关税。特朗普称,还将对进口客车征收10%的关税。(总台记者 张颖哲)

延伸阅读:

近段时间,美国对华动作频频——先是总统特朗普扬言,自11月起对中国商品统一加征100%关税;一天后,副总统万斯便公开“打圆场”,称特朗普珍视与中国的友谊,愿与中国进行理性谈判。

白宫既“秀肌肉”又“留口子”,无非是威胁关税、释放缓和、再谈窗口“三板斧”,早已失去新意。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一)

一唱一和,“今天谈、明天打、后天再谈”的表演,目的并非真的要以一刀切的关税重塑全球分工,而是通过声明层面的极端化攫取议程设置权,进而把降到哪里、豁免多少、哪些行业先谈判变成讨价还价的筹码。

特朗普的“100%”是把价码抬到天花板,万斯的“愿理性对话”是给未来回摆留出叙事空间。其表层逻辑看似强硬,实则透露出对代价—收益比的犹疑。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市场、企业乃至学界对这种戏码早已免疫,战术反复已成美式博弈疲态。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它在战术、产业乃至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层面究竟还能产生多少实效。

屡次三番的“加税秀”,不仅暴露了美国对华战略的混乱无序,也让世界愈发看清一个事实:在全球化深度演进的今天,美国的关税大棒不灵了。

在全球化深度演进的今天,美国的关税大棒不灵了

(二)

真正的现实是,美国产业结构性短板日益突出。

特朗普反复强调要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作为曾经的制造业大国,美国确实面临产业空心化、制造业就业岗位流失等结构性问题。然而,美国产业结构的根本困境在于:经过数十年全球化分工,已形成高度专业化但非完备的体系,缺乏全产业链支撑能力。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强行改变这一格局,无异于缘木求鱼。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美国虽然在芯片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和高端制造设备上保持优势,但在芯片测试、先进封装、基础材料等环节严重依赖他国。即便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投入527亿美元,但关键环节的生态型短板不是砸钱买设备就能立刻补齐,还需要与上游材料及下游系统客户形成长期、稳定、紧密的协同网络。关税大棒并不能在短期内把代工产线逼回美国,反而会把系统性成本抬上去,压缩整机厂与消费端的承受力。

再看船舶制造业。全球船舶制造高度集中于中日韩,中国已经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这一优势不仅来自成本优势,更源于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反观美国,其商业造船市占率在全球链条中接近零点几的量级。造船需要大型船坞、专业工人、配套企业集群,这些都无法简单通过关税或补贴在短期内重建。把集装箱船用关税逼回美国制造的想象,与其说是工业规划,不如说是政治修辞。类似的例子在光伏、汽车零部件、纺织等行业比比皆是。让产业回流,除非重新塑造整个劳动力市场结构,而这在美国政治体制下几乎无解。

更讽刺的是,美国在大豆等领域对华出口的依赖度反而更高。而特朗普此次发难直接针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更暴露美国的关键软肋。美国虽拥有稀土储量但缺乏完整加工产业链。即便美国重启芒廷帕斯矿场,其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仍落后中国10-15年,且面临严峻环境成本约束。若真实施100%关税,美国军工、新能源、电子产业将遭受反噬性冲击。

美国在大豆等领域对华出口的依赖度反而更高

(三)

“内病外治”注定失效。

特朗普反复挥舞关税大棒,表面上是针对中国,实质上是试图转移国内矛盾。然而,美国国内的结构性矛盾已积重难返,单纯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社会撕裂。

宏观层面,上一轮广谱关税把价格抬升的主要负担推给了美国本土消费者与进口商,叠加劳动力市场紧张与地产融资成本变化,即便是强势的名义增长,也很难消化持续性的关税通胀。今年8月,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37万亿美元。相比之下,即便是在过去10个月关税剧增的时期,美关税收入也仅占联邦收入的3%左右,可谓杯水车薪。加征关税在短期内或能增加一些财政收入,但对通胀的推升效应更为显著。特朗普口中的惩罚中国,实质是惩罚美国消费者。

产业层面,企业的理性选择是双重多元化:一方面市场多元化,降低对单一消费市场的风险暴露;另一方面生产多元化,将环节布局在不同地区进行结构性对冲,从而在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维持订单与现金流的韧性。这些应对策略并不以总统口号为转移。事实上,即便制造业回流,高度自动化的工厂也无法创造大量就业,制造业工资水平也无法支撑美国的高生活成本。

政治层面,美国收入分配鸿沟拉大,同时政治极化持续加剧,这使得任何跨党派的结构性改革都难以推进,直接后果是治理能力的钝化与政策议程的内耗。10月美联邦政府已陷入新一轮停摆。正因为这些内在张力难以化解,我们才会看到极端威胁与温和转述并存的叙事:前者用来维持强硬人设,后者用来平抚市场与票仓。媒体的报道已经写得很直白:一边威胁加征关税,一边又表示“不要担心”“留到11月看谈判”,指向的正是美国国内掣肘与外部成本的双重权衡。

特朗普反复挥舞关税大棒,表面上是针对中国,实质上是试图转移国内矛盾

(四)

“纸老虎”的比喻用在这桩事情上并不为过。它不是说美国没有产业与科技实力,而是指出将复杂产业与宏观系统问题简化为一纸“统一关税”的政治戏法,在真实世界里并不具有可操作性。真正的力量从来不靠嗓门,而靠制度供给、产业生态与长期信用。对中国来说,关键在于继续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压力转化为创新的动力、把不确定性转化为开放的红利、把阶段性摩擦转化为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器。

越是在喧嚣时刻,越要增进理性;越是在多事之秋,越要稳住定力。我们应把握好节奏与分寸,握稳对等与规则,继续以高水平开放汇聚全球要素,以高质量发展厚植比较优势,以谈判争取和平,以合作赢得未来。

届时,所谓“100%关税”的噪点不过是一阵风,真正留下来的,仍将是产业与市场的坚实底座,以及中国与世界共同的长久利益。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黄晓明与女制片人举止暧昧,贴脸搂抱还抚摸脸颊

深剖娱乐圈 浏览 14192

詹姆斯坐骨神经痛进展:湖人计划让他11月中旬复出 将耐心康复

醉卧浮生 浏览 228

说一个令很多人不安的事:比亚迪,越来越像理想了

小李车评李建红 浏览 159

讲真!如果于正有央视的一半审美,陈妍希当年就不会被骂成小笼包

温柔娱公子 浏览 11011

特朗普拿错剧本了?刚扬言要禁中国“地沟油”,就遭美媒啪啪打脸

北向财经 浏览 149

戚薇李承铉能消停点不?为圈钱上800个综艺,夫妻那点破事看腻了

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130

全是感动!《许我耀眼》33集大结局,是我今年看过最泪奔的大结局

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247

官方:前北京国安前锋伊尔马兹宣布退役

直播吧 浏览 15647

夏季建议50岁女人选这些搭配 高级又大气

御姐风尚志 浏览 13811

今晚发布,OPPO Find X9 系列手机提供 eSIM 版本

IT之家 浏览 255

嫁给汪涵17年,细扒杨乐乐心酸现状,她的选择真的对吗?

不八卦会死星人 浏览 204

内娱白月光,毁于潜规则?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浏览 220

PPC平台打造 全新奥迪Q5L高功率版年内上市

车质网 浏览 296

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 闻泰科技回应

财联社 浏览 1279

男篮喜迎利好!波多黎各损失大核,晋级概率大增!菲律宾明显心虚

篮球资讯达人 浏览 12850

美财长批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是"对抗世界" 中方驳斥

环球网资讯 浏览 842

白衬衣怎么穿出高级感?这5个穿搭公式学起来

御姐风尚志 浏览 12952

最高续航达610km 江铃羿驰05S上市售9.79万元

网易汽车 浏览 191

天赋大战!崔永熙25分4数据全场最高完胜林葳15中4 乔帅没走眼

醉卧浮生的体育世界 浏览 13599

三种动力版本 全新奔驰GLA将于2026年上市

车质网 浏览 218

"商务部公告附件首次改为wps格式"不实 至少5年前已用

极目新闻 浏览 1147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2,版权所有 qukanredian.com
沪ICP备200025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