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9
关闭广告

科技巨头疯狂投资AI基建,芯片厂商吞了云服务企业的利润?

澎湃新闻242人阅读


李晶昀 AI图

AI热潮中,云厂商是否在真正赚钱?

今年国庆期间,美股科技股普涨。在芯片和云厂商方面,英伟达、AMD、甲骨文等股价再创新高;另一边,OpenAI、Meta、Anthropic等模型厂商也动作频频,纷纷发布新模型或宣布扩容合作计划。

不过,一则报道为市场浇了一盆冷水:甲骨文内部文件显示,在截至今年8月31日的三个月中,公司旗下出租英伟达芯片的相关云业务销售额为9亿美元,但仅实现了约1.25亿美元的毛利润,毛利率仅为14%,而甲骨文的整体毛利率约为70%。

如此低的毛利率或许要归因于英伟达芯片的高昂成本,以及甲骨文为抢占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激进定价策略。这也引发了市场的讨论:在布局AI的过程中,云计算厂商要如何弥补短期的巨额投资?上游芯片厂商是不是最终的利润赢家?

AI刺激下,算力资源供不应求

过去一年,在AI需求的推动下,各大科技公司持续投资数据中心,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云服务需求。

据Gartner统计,202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929亿美元,同比增长20.2%;预计到203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接近2万亿美元。

从数据来看,全球云计算三大巨头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的AI营收都在快速增长。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英富曼(Omdia)在今年10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通过云市场采购软件的比例不断提高,加上代理式AI(Agentic AI)相关销售额的显著增长,预计三大云巨头的合计销售额将从2024年的30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63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29.1%。

随着市场不断扩张,三大云厂商能够提供的算力资源供不应求。例如,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称,微软数据中心的资源紧张状况比此前所预期的更为严重,预计持续到明年上半年。今年7月,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Amy Hood)曾在电话会上表示,预计当前的资源紧张状况将持续至2025年底:“在今年1月份,我认为供需状况到6月份会变好。现在我会说,希望情况到12月会变好。”

而在三大巨头之外,甲骨文成为了今年表现特别突出的云计算“黑马”。今年9月,据甲骨文披露,在截至8月31日的2026财年第一财季,其剩余履约义务(RPO,客户已签约但尚未计入收入的合同)金额已经在本财季达到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四倍,环比增长超三倍。

消息传出后,甲骨文股价一度飙升超30%。这一爆炸性增长主要源于公司与OpenAI、xAI、Meta等一系列顶尖AI公司签订了大规模云合同,使其成为AI模型训练的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

业内分析指出,甲骨文的合同金额激增,可谓是给“二线云厂商”打了一剂强心针,意味着AI浪潮带来的云计算需求仍在不断增长,打消了部分投资者对于AI泡沫的担忧。

不过,也有分析师指出,由于客户的高度集中和长期合同的不确定性,甲骨文的未来并没有那么乐观。例如,硅谷风险投资公司Bessemer的风投合伙人拜伦·迪特(Byron Deeter)称甲骨文还是“B级玩家”,在AI软件和芯片方面没有优势。

美国投资研究公司Zacks在报告中表示,甲骨文的多云战略为公司的长期增长提供了强力催化剂,为了保持这一势头,甲骨文正在大力投资。然而,从估值角度来看,甲骨文似乎被高估了,其未来12个月的预期市盈率达到了40倍,高于行业平均的34倍。

增收不增利,是个例还是常态?

而在今年10月,随着“甲骨文旗下英伟达相关云业务的毛利率仅为14%”的消息传出,似乎验证了以上质疑声的正确性。市场开始意识到,营收增长不等于利润增长,AI带来的云计算“盛况”或许并没有看起来那样值钱。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甲骨文仍处在“追赶者”的位置,需要面对来自“三巨头”的强大压力,推测其只能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客户。此外,微软、亚马逊和谷歌都有自研芯片以减轻对芯片商的依赖,而甲骨文只能与英伟达长期深度绑定。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虽然早期汇报表现疲软,但甲骨文的毛利率会在未来上升。

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在X(原推特)平台上发文表示,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GB200 NVL72芯片才刚推出并准备上线,目前可供租赁的算力仍然有限,从Hopper架构向Blackwell架构过渡的初期成本较高。如果将利润的计算条件改为“少量新款+大量旧款”或“仅大量旧款”的英伟达芯片租赁业务,结果就会不一样。

华尔街知名资管机构Guggenheim的分析师John DiFucci指出,由于初期利润率较低,甲骨文的AI云业务面临巨大的短期盈利压力,需要依赖长期规模效益来提升财务表现,预计其长期毛利率不会低于25%。同样地,Stifel的分析师Brad Reback表示,随着甲骨文OCI(云基础设施)业务的扩大,其毛利率应该会得到显著改善。

基于相似的理由,英伟达CEO黄仁勋也对甲骨文的未来表现持有信心:“当你首次推出一项新技术时,起初很可能赚不到钱。但从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它将产生可观的利润。”

那么,放眼更广泛的云计算行业,能否通过长期利润来弥补短期的巨额AI投资?

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智能科技产业与智能经济研究学者胡延平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智能经济本质上是“能力经济”,产业链中越接近能力底座的环节,生态支配力越强、潜在利润率越高。在AI产业链中,从芯片、云厂商、模型与虚实智能体、应用开发这四个部分来看,不同阶段的利润率确实差异较大。

其中,云业务是“能力供给型”业务,各行各业通过与云平台实现能力部署和能力使用。胡延平指出:“长期来看,云业务从来都是以规模、成本效率、总体收益和生态效应见长,并不一定必须是高毛利率业务。”他补充道,特别是全球视角下“云智合一(云和AI深度融合)”的能力供给形态,将有希望带来万亿美元以上的营收大盘。

对于云计算厂商在AI周期中承受的盈利压力,胡延平认为,虽然算力投资巨大,但从财务模型上看,AI产业链四个部分的飞轮效应是成立的:“如果从训练到推理的算力需求都供不应求,说明各行各业、企业和个人用户对AI应用的需求在快速增长。这也是为什么头部企业毫不犹豫地加大投资力度,进行算力军备竞赛的原因。”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福特放缓电车生产,警告美国接受度“慢于预期”,电车业处于”生死攸关“时刻

华尔街见闻官方 浏览 11683

足球报:周金辉曾私宴塞蒂恩但他固执不改变,训练缺少强度

懂球帝 浏览 265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分中心在成都揭牌

封面新闻 浏览 131

《喜人2》中的演员,个个都让人笑抽筋,最后一个更是离谱至极

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221

2026款丰田皇冠陆放上市 售28.48-33.28万元

车质网 浏览 102

李荣浩连续9年为妻子庆生 无生子计划

娱絮 浏览 16250

米兰1-0恩波利全场数据对比:射门15-5,射正5-2,角球11-4

直播吧 浏览 8530

每体:巴黎将日本赞助合作商宣传海报中的姆巴佩改为了维拉蒂

直播吧 浏览 13307

今天 | 送别杨振宁!群众含泪相送!队伍望不到头!

天津广播 浏览 12

李扬致歉:对不起来现场支持我们的球迷,下一场我们干回来

懂球帝 浏览 10614

俄海军最终放弃"全隐形战舰":设计过于超前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3020

父母先后失联兄弟流浪4岁弟弟又失踪 36年后母子团圆

红星新闻 浏览 1142

春天还是衬衫叠穿最好看 时髦又高级

小陈聊搭配 浏览 13495

《红石榴餐厅》首播收视率破1.6,这剧一出,多少国产剧自愧不如

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7

灰色搭配这6种颜色最显温柔感!

小西的穿搭日记 浏览 12494

秦岚最近事业全面开花 穿搭气质更是圈粉无数

巧百搭 浏览 13513

未来智能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蚂蚁集团领投、启明创投超额跟投

雷科技 浏览 229

冲击月销2万?乐道找回闯关“节奏”

网易汽车 浏览 173

北京红会常务理事企业回应"捐赠造假"质疑:都是真捐赠

红星新闻 浏览 104519

TVB帅气中佬组男团再出道,年龄加起来超200岁

TVB的四小花 浏览 237

瓦格纳"兵变"5天后 普京会见了普里戈任3小时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80784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2,版权所有 qukanredian.com
沪ICP备200025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