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9
关闭广告

美媒:中国技术突破极限 42条输电线路全都碾压美国

澎湃新闻1159人阅读

(原标题:“中国技术突破极限,42条输电线路全都碾压美国”)

原创 王一 观察者网 上海

► 文 观察者网 王一

中国清洁能源技术的飞速崛起已让外界惊叹不已,最近外媒又注意到,中国在清洁能源的“血脉”绿色电力输送上已“碾压美国”。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经济学家伊斯梅尔·阿西尼加斯·鲁埃达(Ismael Arciniegas Rueda)感慨道,虽然特高压技术不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将其“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并不断突破极限”。

“中国如何为电动车和高铁提供动力。”美国《纽约时报》10月11日以此为题刊文称,一条全长逾2000英里(约合3219公里)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从遍布着太阳能电站和风力发电场的中国西北荒漠,一路沿着古老河谷穿越群山延伸至东南沿海,最终抵达聚集了中国多家顶尖电动汽车与机器人制造商的工业重镇安徽省。

“而这仅仅是其中一条,中国目前已建成并运行的此类输电线路共有42条,每一条的输电能力都超过美国任何一条电力主干线。”报道称,中国积极拥抱清洁能源技术,其发展速度甚至超出了该国政府的预期。如今中国一半的新车都是新能源汽车,3万多英里的高速铁路网络全部靠电力驱动。

为匹配这一电力需求,今年4月,中国风能与太阳能发电已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4,这一比例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报道指出,然而,问题是中国大部分清洁能源都来自阳光充足、风力强劲的西部与北部地区,而人口与工厂却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这里的多云天气、无风夜晚及缓慢的河流都限制了清洁能源的产能。因此,如何把西北部的绿色电力高效输送至东部,成为当下中国能源体系升级的核心任务。

“中国技术突破极限,42条输电线路全都碾压美国”

甘孜州康定市川渝特高压工程1标段施工现场

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正加快推进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等相关工作的落实。2024年5月,中国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对500千伏及以上配套电网项目,国家能源局每年组织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内项目调整,并为国家布局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开辟纳规“绿色通道”,加快推动一批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纳规。同时,《通知》附件中,2024年开工、投产新能源配套电网重点项目清单内涉及多条特高压工程。

今年6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相关部门着力促进新能源消纳,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纽约时报》发现,中国此前低估了国内风电、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如今正着手建设全球首个覆盖全国的特高压输电网络,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钻吧,宝贝,钻吧(drill, baby, drill)”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政府主张的能源政策是增加化石能源开采,并撤销了联邦层面推动清洁能源应用的相关项目。例如,美国曾计划修建“谷物带快线(Grain Belt Express)”,将堪萨斯州的风电输送至伊利诺伊州与印第安纳州。今年7月,该项目却因为农场主与共和党议员的反对而被美国能源取消了49亿美元的贷款担保。

文章指出,“谷物带快线”项目全长仅800英里,相比之下,中国已建成的多条特高压线路的长度都远超这一项目。而在美国,哪怕是特朗普就职前,此类数百公里长的输电线路都需要面临长达17年的审批流程。

报道还注意到,中国的多条线路采用直流输电技术,使其在数千英里传输过程中几乎无功率损失。这一高效电网不仅对国内能源布局意义重大,也影响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这决定了中国能以多快速度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中国在2020年提出,到2030年将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提高至3倍的目标,这一目标已于去年提前6年实现。中国西部地区已出现“清洁能源过剩”现象,风光水发电充足,却因输电瓶颈而无法完全送出。

上海的电力行业顾问余德伟(David Fishman)指出,中国国家电网擅长建设工程,但没想到要提前六年准备。数据显示,近几个月来,中国约有一成的风电与光伏发电未能并网利用。

中国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去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消纳的能力,要加快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上,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灵活调整调度运行方式,提升省间互济和资源共享能力。

《纽约时报》算了一笔账,目前中国的电力消费总量已是美国的两倍。根据规划,到2050年,全国特高压输电通道数量将再增加两倍。

截至2024年底的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已有19条线路采用800千伏电压、22条达到1000千伏,一条终点为安徽古泉的线路更是以1100千伏的电压输电,其输送能力足以为700多万美国家庭或4000万至5000万中国家庭供电。

相比之下,美国仅有少数几条765千伏输电线和一些500千伏电压及以下的线路。把美国所有运行电压为765千伏的输电线加在一起,它们的总长度约为2000英里,这只相当于中国一条线路的长度。

据报道,中国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启动了特高压电网建设计划,以投资刺激经济、扩大就业。同时,中国还制定了发展电动汽车与高速铁路的宏大规划。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推迟核电项目,加紧发展远程输电网络。

这一举措带来了切实的环保成果。美国芝加哥大学8月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空气污染指数下降了41%,全国人均寿命因此延长近两年。曾经被雾霾笼罩的北京,如今几乎不再使用煤炭发电,而是依靠数百英里外输送来风电和光伏电力供能。

其实早在去年,就有一些外媒注意到了中国眼光长远的全国性输电网络。

“我们必须向中国学习,建立全国性的高压输电走廊。”美国《华盛顿邮报》2024年9月刊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丹妮拉·鲁斯与前美国能源部分析学者尼科·恩里克斯的署名文章呼吁,美国政府应加快对老化电网的更新换代,因为在人工智能耗电量剧增的现在,“美国可能已经无法匹敌中国的集中式能源系统”。

英国广播公司(BBC)去年11月也用“动力子弹头列车”来形容中国的特高压电网,高效地将电力从距离遥远的发电厂输送至用户家中。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经济学家伊斯梅尔·阿西尼加斯·鲁埃达(Ismael Arciniegas Rueda)表示,虽然特高压技术不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将其“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并不断突破极限”,这种模式与其在能源转型相关的诸多技术领域的表现如出一辙。

他指出,在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建设规模上,中国是“全球唯一能做到这一程度的国家”,虽然印度、巴西等国也建有部分世界上最长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但在建设规模和运行电压水平上,他们仍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延伸阅读

面对美方无理围堵打压,中方祭出稀土新规这枚“震撼弹”,而过去沦为美国对华“卡脖子工具”的荷兰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ASML),如今却发现自己处境艰难。

“中国技术突破极限,42条输电线路全都碾压美国”

荷兰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ASML)发现自己处境艰难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10月10日报道,在中美贸易博弈持续之际,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上的企业正准备应对局势不断升级所带来的冲击。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中方稀土新规可能导致阿斯麦出现为期数周的出货延迟,而该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生产最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厂商。

报道指出,阿斯麦以及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所销售的半导体制造机器,尤其依赖稀土,因为这些设备包含极其精密的激光器、磁铁和其他使用稀土元素的部件。

一名熟悉阿斯麦的消息人士称,阿斯麦正在为潜在的业务中断做准备,尤其是因为中方新规要求外国公司在重新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的产品前也必须获得批准。这名消息人士补充称,阿斯麦目前正游说荷兰和美国的盟友寻求替代方案。对此,阿斯麦方面拒绝置评。

一家美国大型芯片公司的高级经理表示,该公司仍在评估潜在影响,但目前面临的最明显风险是稀土磁铁价格的上涨,而这些产品在芯片供应链中至关重要。而另一家美国芯片公司的高管则表示,该公司正急于确定哪些产品含有来自中国的稀土,并担心中方的出口许可制度可能会导致其供应链陷入停滞。

“中国技术突破极限,42条输电线路全都碾压美国”

阿斯麦的一台高数值孔径极紫外系统设备 阿斯麦

“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实施的最严格的出口管制,”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关键矿产问题专家格雷丝琳·巴斯卡兰(Gracelin Baskaran)表示:“很明显,他们(中方)拥有足够的实力和筹码,不仅美国公司必须遵守(新规),世界各地的公司也必须遵守。”

美国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高级数据研究分析师雅各布·费尔德戈伊斯(Jacob Feldgoise)表示:“在半导体价值链中,中国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可能对在芯片制造过程中使用稀土化学品的芯片制造商以及将稀土磁铁集成到设备中的工具制造商影响最大。”

据报道,一些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包括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电子,都依赖阿斯麦的设备生产半导体。目前,三星电子和英特尔拒绝置评,台积电未回应置评请求。

彭博社称,这并非稀土首次成为中美贸易博弈中的焦点议题。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滥施畸高关税,中方立即出台系列措施精准反击,除加征关税外,还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英国《金融时报》当时曾援引业内人士透露,中方正在建立出口许可制度。2024年12月,中国还曾宣布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

而在历经多轮关税战后,自今年5月起,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英国伦敦、瑞典斯德哥尔摩和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了四轮经贸会谈。

稀土金属及磁体是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战斗机等高精尖产品的核心材料。中国早就意识到其重要性,花费几十年在全球稀土开采和加工领域建立起主导地位。数据显示,中国控制了全球约70%的稀土开采、90%的分离与加工以及93%的磁体制造。

“中国技术突破极限,42条输电线路全都碾压美国”

中国在全球稀土磁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金融时报》制图

根据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公布的新规,中方将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意味着凡是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或采用中国稀土开采、冶炼、制磁技术生产的磁体,外国企业出口时都需获得中国批准。

新规覆盖含有0.1%及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由外国制造的稀土磁体和部分半导体材料,以及使用原产于中国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所列物项,这些物项将于12月1日起适用新规;对于所列的一些原产于中国的物项,即日起立即实施新规。

此外,对于大部分军事用途的出口许可,中国“原则上不予许可”。涉及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AI的出口申请,中方也将“逐案审批”。

路透社注意到,10月9日,除了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外,中方当天还另外宣布了几项公告,不仅将几种新的稀土元素和数十件稀土加工设备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还涉及超硬材料、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报道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与美国贸易谈判来说很重要,将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影响力。

美媒认为,半导体供应链如今尤其容易受到中国此类举措的冲击,因为大型芯片工厂依赖于提供专用设备、复杂工艺和最终封装的企业生态系统。

过去,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都曾通过补贴等政策来扶持这一产业,但本土产能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这对美国的AI公司来说是真正的痛点。”游说公司Monument Advocacy的首席AI官约瑟夫·霍弗(Joseph Hoefer)表示。

而除了美国跳脚之外,欧洲也坐不住了。

据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10日,德国经济部一名发言人回应中方新规时称,现在评估新规影响为时尚早,但德国“目前正就这一问题在国家和欧盟层面进行深入讨论”。该发言人随后声称,中方日益收紧对技术行业关键矿产出口的限制措施“令人极度担忧”(great concern),还表示,德国必须减少对欧洲经济区以外供应的依赖。

另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此前一天(10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欧盟对中方最新出口限制措施“表示关切”。他还说:“欧盟委员会希望中国展现出可靠的合作伙伴姿态,确保对关键原材料的稳定、可预期的供应。”

10月9日,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时表示,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为此,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相关物项实施管制,体现了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积极参与防扩散国际努力的一贯立场。中方愿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促进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罗马诺:国米已和弗拉泰西谈妥个人条款,接近和萨索洛达口头协议

直播吧 浏览 13279

浙江男子全款买车合同签完提不了车 4S店:经理进去了

FM93浙江交通之声 浏览 850

20万请曹姓明星带货3个月成交278元 公司起诉法院判了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浏览 55409

宗馥莉的两大心腹疑似离职,“宏胜系”权力大洗牌

财通社 浏览 225

特朗普:内塔尼亚胡执政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188

女性鞋跟越高,经济越遭?

袁国宝 浏览 10220

沙溢自曝曾吃了狗吃过的面发烧三天

青杉依旧啊啊 浏览 131

财经早餐:多地明确取消35岁考编限制;商务部回应美方威胁加征100%关税

网易财经 浏览 265

王彦霖拍婚纱照庆结婚两周年,女儿跳舞见证幸福

叶公子 浏览 13510

一加 15 / Ace6“双舰齐发”,新机发布定档 10 月 17 日

IT之家 浏览 199

2025 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入选

IT之家 浏览 258

媒体:想拉拢印度在俄乌问题上倒向西方 岸田或放大招

直新闻 浏览 57616

俄无人机救下一名正遭乌军性侵女子 顾不上提裤子拔腿就逃

大象新闻 浏览 205

2000万亿!史无前例的泡沫破裂!

米筐投资 浏览 163

德国总理称不希望供乌武器用于打击俄本土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3824

特朗普专机着陆区附近发现"狩猎架" FBI证实介入调查

红星新闻 浏览 351

"河南一面粉厂称不收今年新小麦"引热议 当地政府回应

上游新闻 浏览 63163

杨振宁获诺奖速度纪录至今未破 提出理论到获奖仅1年

澎湃新闻 浏览 507

河南女孩24岁当村长:总共1052票 她以890票当选

潇湘晨报 浏览 60833

女子被日料店服务员泼开水烫伤:事发后曾接到警告电话

封面新闻 浏览 965

1-9月主流车企销量成绩单,比亚迪326万辆完成全年71%

分秒汽车 浏览 191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2,版权所有 qukanredian.com
沪ICP备20002587号-1